【漾新聞記者黃山高/高雄報導】大武壠、樟腦與客家—甲仙地區族群間的遷徙與互動,湯姆生行經的文化路徑,充滿著許多人文故事,如何解讀在地文物與史料,更進一步認識地方,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!
113/10/19(六) 9:00-18:00於愛鄉微食堂,一起來以走徑南都-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計畫111-112年的成果為基礎,以文物與史料為舟,與本路徑社群穿越路徑歷史時空,瞭望甲仙多元人群相遇面貌的日常與非常景色。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cd1zRRp1sNaCdP1Q9。
場次一主題:甲仙史料與文物研讀10/19(六)9:00-13:00,《尋找湯姆生: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》作者游永福講述在樟樹綠洲間游牧:甲仙客家文化資產的調查與其他;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宋廷棟主講:甲仙、六龜(與杉林):文化雜揉(cultural hybridity)觀點的區域比較;《種回小林村的記憶》與《用手說的故事》作者徐銘駿主講:從小林部落大武壠的族群觀點,看楠梓仙溪的文化記憶;林業、漁獵、客家與大武壟族群的現地物件分享,引言者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石文誠,分享者:葉志禮老師、游永福老師、徐銘駿老師、鄭添德與曾家菁老師等。
場次二10/19(六)14:00-18:00主題:甲仙策展培力工作坊,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林一宏線上分享:臺博館「煎熬時代- 樟腦產業與南門工場常設展」的策展經驗;高雄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指導老師王春智講述:高雄第一社大生態社的甲仙踏訪經驗
圖/以文物與史料為舟,與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社群穿越路徑歷史時空,瞭望甲仙多元人群相遇面貌的日常與非常景色。(黃山高攝)
【漾新聞】#漾新聞 #高雄
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「漾新聞」網址 https://youngnews3631.com/index.php